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健全自然資源監管體制,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廣東省自然資源調查評價監測體系建設方案 (2021-2025年)》。
方案以全省自然資源全要素為對象,以常態化監測為骨架,以應用服務為宗旨,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串聯耕地保護、規劃實施、生態修復、土地衛片執法等各項自然資源管理業務,實現“一次監測、多個專題、N個評價應用”。建設方案具體包含四大板塊:
按照省級統籌、市縣級配合的組織模式,融合國土三調數據與森林、濕地、草原等林業數據,整合土地、森林、濕地、水、海洋資源等歷史調查數據,補充調查森林、濕地、草原、地下水等資源專項屬性信息,形成真實準確的地表“一張圖”數據。
構建快速聯動的監測體系,掌握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動態
按照省級統籌、省市縣三級聯動的組織模式,開展自然資源常態化監測、專題監測和應急監測,實時動態更新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快速、高效地反映自然資源保護修復和開發利用情況及有關政策執行落實效果,將調查監測成果作為標尺,實現“一把尺子量到底”。
搭建靈活高效的應用體系,發揮調查監測成果的綜合服務效能
緊扣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公眾關注事項,開展目標化的調查監測分析評價,提供知識化的調查監測應用服務和共享服務。
夯實集約精細的支撐體系,提升自然資源信息化監測監管能力
制定適合廣東省省情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強化多源遙感影像數據保障,建設自動變化監測能力和立體感知服務系統,提升集約化、精細化、高效化的調查監測感知能力。